女性同胞在每月的经期经常情绪低落,尤其青春期女性,总被痛经困扰。痛经是指经期小腹疼痛难忍,甚至疼痛部位扩散到腰骶部或股前内侧部位,多为痉挛性绞痛,持续1~2小时,在剧烈腹痛后,转为中等程度阵发性疼痛,可持续12~24小时,重者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甚至晕厥,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尿频、头晕、心慌等症,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
痛经的发病原因
中医认为痛经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劳逸失度、先天不足等多种原因引起,其基本病机在于下焦的气血运行不畅或障碍,所谓“不通则痛”也。现代医学认为痛经是女性植物神经及内分泌功能紊乱,使子宫肌痉挛。也可能为月经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过高,发生阵发性的收缩,引起下腹部痉挛性疼痛。
如何进行经期保养
劳逸结合:经期保证充足睡眠,禁止剧烈运动,适当走动,使气血畅通。以免经血过多或闭止不潮,导致气血损耗或气血运行不畅,使痛经反复发作。
忌食冷饮:在经期前后,多饮温开水,不应贪食冷饮,避免月经量减少,周期缩短,下腹疼痛加重。
切勿贪凉:注意腰腹部保暖,不宜吹风或受凉,以免痛经加剧。月经期前喝红糖姜汤,可以缓解疼痛。不宜喝较甜的饮料,不利于血液循环,可能导致痛经加剧。
合理用药:不盲目使用止痛药和激素类药物,以免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和副作用,建议有多年痛经史女性,咨询专业医师进行正规治疗和调理。
保持好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多微笑,不生气,平安度过经期。
如何缓解经期疼痛
姜枣红糖粥:取干姜10克,大枣20个,红糖、粳米各30克。先将干姜加水煎煮30分钟,取药汁与大枣和粳米共同煮粥,待粥熟时,加入红糖,趁热食服,每天1次,连服5~7天,可以暖宫散寒,调和气血,缓解疼痛。
按摩穴位:在经前5~7天开始按摩三阴交穴、子宫穴、血海穴三处穴位,月经来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施手法治疗。随着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
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以穴位有酸、麻的感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