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总书记嘱托,老县镇卫生院换新颜

中医健康网 7.77 K 0

2020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来到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卫生院了解基层卫生防疫、医疗保障工作。今年7月初,记者再次来到这家基层卫生院,探寻三年来的新变化——不负总书记嘱托,老县镇卫生院换新颜

不负总书记嘱托,老县镇卫生院换新颜-第1张图片-中国中医健康网

2020年4月21日,正在陕西省考察脱贫攻坚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卫生院,了解基层卫生防疫、医疗保障工作。

“习总书记在中医馆与我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医生从业经历、经验传承工作、就诊患者情况以及中医药使用、中药材种植情况等。”老县镇卫生院中医师余贻德回忆道,“我今年69岁了,身体还好,要继续在老县镇为乡亲们看病!”如今,余贻德退休后返聘在中医馆,继续从事着他所热爱的中医药事业。

基础设施焕然一新

过去,老县镇卫生院基础条件有限,人员及设备少,满足不了群众的看病就医需求,乡亲们大病外出就医、小病凭身体硬扛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现在,卫生院新建了1500平方米的住院楼,床位数增加到了45张;新增了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分析仪、红外线治疗、煎药机等一批医疗设备,有市中医医院的远程诊疗系统,还有市、县专家定期巡诊,卫生院的综合诊疗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记者看到,门诊区的就诊患者络绎不绝,住院病区几乎住满,患者在中医馆和整洁明亮的病房做着各种治疗。

“改造后的卫生院面貌焕然一新,群众愿意来这里看病了,就医的便利度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今后,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精心钻研业务,加强医德修养,用心用情为患者服务,全力守护好乡亲们的健康。”卫生院院长李小东说。

让李小东更欣喜的是,过去招不来人、留不住人的卫生院,医务人员增加到了30名,职级高定、发放安家费等系列好政策提升了职业吸引力,让新招的大学生吃了定心丸,愿意扎根在此奉献青春。

中医药成为老年人健康首选

“吃中药的时候不要吃辛辣食物,七服药吃完了再来调整一下方子。”中医师余贻德给患者吴大娘交代着注意事项。

吴大娘说:“我有高血压,有时站不稳、头还晕,只要我从县城儿子家回来,就来找余大夫开些中药,吃了药就好多了。”

三年前,正是在这间中医诊室里,余贻德见到了来卫生院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聊起当年的情景,余贻德仍然兴奋。

“总书记考察中医馆,跟我聊了好几分钟,与我亲切握手,也让我深受鼓舞。作为一名中医人,我要好好发挥余热,用一生所学的知识为更多患者治病。”余贻德描述着当时的细节。

目前,余贻德仍坚持每天上班,一天接诊的患者达20多人次。他说:“我现在的病人可多了,有本县的,也有周边县的,外省的一些患者打听到了我的微信号,我们通过视频连线问诊。”

李小东介绍,现在的村镇留守老年人多、小孩子多,老年人以腰腿疼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病居多,小孩子容易感冒发烧,中医药非常适合这些人群。为此,中医馆新增了2名中医技师,开展了针灸、推拿及理疗等10余项中医适宜技术,以前年均服务2000人次,现在达到4500人次,收入也达到了100多万元。下一步,还要将中医馆面积扩大到120平方米左右,主要增加中医康复理疗科的使用面积、理疗设备和专业人员,让中医药成为老年人的健康首选。

远程会诊服务留下了患者

长期以来,老县镇的群众就医很远、看病很难。老县镇卫生院通过远程诊疗,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在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这样的做法。他说,乡村医疗资源短缺,要靠远程会诊这个渠道来均衡医疗资源的分配,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如今,该卫生院牢记总书记重托,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为目标,让更多群众不出远门就能看名医、在乡镇就能享受专家服务,让山区群众不再因交通不便、医疗水平落后而有病硬撑着。

73岁的患者赵建奎患有慢阻肺,若在过去,只能去市里的大医院看病。让他惊喜的是,他在老县镇卫生院就医后,医生将他的胸片上传至市级远程影像会诊平台。半小时后,市上的专家就作出诊断、发来了诊疗方案。如今,他正在病房里安心吃药治疗。

“在家门口就能让大医院的专家给看病,心里踏实多了,省了路费、住宿费,还有家人照顾呢!”赵建奎说。

李小东介绍,遇到疑难重症,卫生院会预约安康市中医医院和平利县医院专家进行远程会诊。三年来,有400多名患者通过视频远程诊疗得到帮助。远程会诊对卫生院服务能力的提升大有益处,医生们从上级专家诊断中找到了差距、积累了经验、提升了能力,能更好地为群众看病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