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体内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碘的生理功能也是通过甲状腺素的作用完成的,
甲状腺素在人体内参与一系列的生理活动,可促进物质分解代谢,能量转换,维持和调节体温,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发育期儿童的身高,体重,肌肉,骨骼的增长和性发育均有甲状腺素的参与,并能促进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保证脑垂体的正常功能。
碘缺乏和碘缺乏病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是其中之一。我国古代,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均有关于碘缺乏病的记载。古书瘿病与水土有关,以及用海藻可以治疗的记载。我国多数地区都属于程度不同的碘缺乏地区,自1995年我国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后,在消除碘缺乏方病改善人群碘营养水平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碘缺乏可以造成人体的不同程度损伤,由于缺碘程度,持续时间、年龄,以及个体对缺碘的反应不同,出现不同的表现,如胎儿期可有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克汀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低)等;新生儿期可表现甲状腺肿、甲低、克汀病;儿童和青春期表现甲低、甲状腺肿、智力体格发育障碍,成人期可有甲状腺肿、甲低、智力障碍等。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地方性克汀病是两种最明显的表现,碘缺乏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造成下一代不同程度的脑和智力发育障碍。地方性甲状腺肿表现不同程度甲状腺肿大,有点可大如儿头,可出现不同程度压迫症状,如呼吸和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地方性克汀病多出现在严重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严重区,突出表现为智力落后,克汀病面容(头大、面方、眼裂水平状、眼距宽、鼻梁塌陷、唇厚、舌外伸状、表情呆滞等),并可有斜视、聋哑及运动功能障碍,体格矮小,甲状腺可轻度程度肿大,性发育落后。小婴儿期还可表现为前囟闭合晚,吃奶不好,腹胀,脐疝 ,便秘,肌肉松弛,无力等。
碘缺乏的主要病因是人生活的环境缺碘,这是造成发病最基本原因,如当地的水,土壤,动、植物中碘不足,人们以这些为食物,导致碘摄入不足而致病,所以碘缺乏病常呈地方性。还有一些致甲状腺肿的物质,如一些含硫有机物,如硫氰化物,药物等,高氟地区甲状腺肿发病率也高,还发现饮用含钙高的水,可加重甲状腺肿等。另有资料认为低蛋白,低能量可以促进碘缺乏病的流行,环境的污染,有机氯农药,水源的硝酸盐污染等均可能与甲状腺肿的流行有关。人类所需碘主要来自于食物,海产品含碘高,如海带、海鱼、蛤干、蚶干、干贝、海参、淡菜、海蜇、龙虾等,其中以海带含碘量最高,其次为海贝类及鲜海鱼。陆地性食物中动物性食物含碘量高于植物性食物,奶蛋含碘量相对较高,其次是肉类,淡水鱼含碘量低于肉类,植物性食物含碘量低,特别是水果和蔬菜。
碘缺乏的防治不同于一般疾病,因为常是地方性环境碘缺乏,影响人口众多,所以需要用广泛、长期、与生活密切结合,且易于施行的措施,目前我国采用的方法是食盐加碘,辅以其他方法如碘油,碘化食品等,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碘过多(尿碘大于300mg/L)常发生在碘摄入量过高或长期缺碘的人群快速补碘后,可出现高碘性甲状腺肿。一般尿碘在300mg/L以下认为是可接受的碘营养状态,但适宜水平为100——200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