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代茶饮 助力儿童健康

中医健康网 6.32 K 0

中药代茶饮是指选用中草药(单味或复方)煎汤或以沸水冲泡数分钟后,像饮茶般徐徐饮之的一种特殊的传统剂型,也是一种重要的防病保健方法。

小儿代茶饮 助力儿童健康-第1张图片-中国中医健康网

代茶饮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近年来网络上也流传着“人到中年不由己,保温杯里泡枸杞”的说法,这里的枸杞茶便是一种常见的代茶饮。因代茶饮药味较少,口味清淡,便于服用,非常适合不便服用中药汤剂、颗粒剂的儿童,受到宝爸宝妈的欢迎。当然,只有正确认识和运用代茶饮疗法,才能起到治疗、调理和保健的作用。

中药代茶饮历史悠久

中药代茶饮经过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的应用,现已成为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具有防病治病与养生保健功效的一种特色制剂。

“代茶饮”一词可追溯至唐代,《食疗本草》中便有明确论述,如在记载枸杞功效时提到“叶和羊肉作羹,尤善益人。代茶法煮汁饮之,益阳事”。《外台秘要》载有“代茶新饮方”,详细论述了代茶饮的制作与煮饮方式,与当时制茶饮茶方式一致,组成药物较前增加且多为补益类药物,使代茶饮逐渐发展为具有保健治疗作用的仿茶类药茶复方。

宋元时期,中药代茶饮的应用有了较大发展,以其独特的治病保健方式被人们广泛接受。养生专著《寿亲养老书》中收载了一些老年人防病治病的代茶饮方,如“食治老人风冷痹,筋脉缓急,苍耳茶方。苍耳子(二升,熟杵为末)。上每日煎服之代茶,常服,极治风热明目”。此时期的中药代茶饮不再局限于单方,组成复方的中药也不似之前仅以补益类药物为主,药物种类逐渐丰富多样起来。

明清时期,中药代茶饮趋于成熟,明代《普济方》中阐述了所载药茶的适应症和饮用方法,初步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到了清朝,用中药代茶饮防病治病在宫廷中备受推崇,清宫代茶饮的特点就是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选用药物,使得中药代茶饮更能切中病证,疗效也得以提高。

小儿代茶饮的特色

药味精简,药性平和

小儿代茶饮的药物数量、剂量普遍较少,常用药物以理气、祛湿、清热、解表、消导、止咳化痰等为主,药性多温平,药味多甘淡。虽也有苦寒的药物,但多以微苦微寒为主,大寒大热者、药力峻猛者很少。因此,中药代茶饮适合长期饮用,可以作为轻症、慢性疾病的预防治疗方法,也可以作为平时养生调养的重要手段。

临床调理小儿积食的茶饮方,多用健脾养胃药辅以消导化食药,药性平和。如和胃代茶饮,由白术、茯苓、陈皮、石斛、谷芽、神曲、砂仁组成,有调补脾胃、养阴消食之效;或小儿便秘方,由杏仁、松子仁、柏子仁、大麻子仁组成,可辅以蜂蜜,有润肠通便之效。在预防疾病方面,代茶饮也有显著作用,如三根汤(茅根、葛根、芦根),有预防治疗感冒发烧之效。

注重口感,甘甜清香

对于小儿而言,中药代茶饮的口味如何非常重要,要尽量做到“良药不苦口”,来解决儿童服药困难的问题。相较于汤剂,中药代茶饮或采取沸水冲泡的方法,或煎煮时间较短,使得代茶饮保留了更多中药的清香,口感更好。一些代茶饮还会加入可口的辅料,如蜂蜜、冰糖。《本草纲目》中的桑蜜茶就是将每片桑叶沾上蜂蜜,阴干后用水煮代茶饮,是治疗小儿夏季热口渴较甚的良方。这类代茶饮喝起来甘甜可口,小儿非常容易接受,可以说是在喝糖水的过程中便起到了治疗疾病的作用,为家长省去了不少麻烦。

取材方便,制作简单

中药代茶饮取材方便,组成药物多属药食同源范畴,像陈皮、山楂、薏苡仁、生姜、大枣、山药、绿豆、梨等,都可以在自家的厨房中找到。若风寒感冒,可以用生姜、苏叶、红糖煮水代茶服用,以发汗驱寒。

代茶饮做法简单,省去了中药汤剂煎煮繁琐的过程。而且中药代茶饮可以多次加水泡服,直到味道变淡为止,也便于日常频服。

组方灵活,应用广泛

中药代茶饮是根据不适症状,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组方,随症加减,针对性强,灵活性大。

相较于成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常不足,对外邪的抵御能力较差,易受到饮食影响,因此易患有肺系疾病、脾胃疾病,如感冒、过敏性鼻炎、厌食、积滞等,均可以选择代茶饮疗法进行长期调养。

服用小儿代茶饮注意事项

辨证组方

中药代茶饮只有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结合时令、地域和小儿本身的体质组方服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若仅是靠片面的知识简单用药,不经辨证胡乱组方,反而有害无益。例如一上火就用菊花泡水喝,或不辨体质就用枸杞、大枣、桂圆泡水喝,或让脾胃虚寒的儿童饮用清热解毒的代茶饮等,均不可取。

此外,小儿需要格外注重顾护脾胃,如《清宫代茶饮精华》中载录的消导类中药代茶饮多以陈皮为主药,在理气健脾的基础上配合消食和中的药物,避免行滞消导之力过于竣猛伤及脾胃。

正确使用

根据中药代茶饮组成药物的性质特点,可以选择煮茶法或泡茶法:泡服是用开水冲泡药物10~15分钟后饮用,一般适用于花叶类、果实类药物,如陈皮、菊花、枸杞等,也是日常保健中最常使用的方法;煎服多是在水沸腾后煎煮2~3分钟,适用于草梗、根茎类药物,如茯苓、白术等。

在冲服、煎服前,要将药物用清水洗去灰尘。对于罗汉果、川贝母等坚硬药物,可以将其捣碎;对于辛夷等易飘散的药物或是药粉,可以制成袋泡茶,避免呛咳。

代茶饮宜少量频服,可反复加水,但饮用过程中要减少摇晃水杯,避免使水变浑浊。

中病即止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代茶饮也有自身的偏性,若长期服用也会出现偏颇,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如菊花性微寒,长期服用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脾胃虚寒者更甚;枸杞虽药性平和,过量泡服也会出现上火的症状。因此,及时调整用量,中病即止,才能更好地维护健康。

小儿代茶饮方推荐

①感冒咳嗽类

小儿感冒代茶饮

组成:白茅根8g,芦苇根8g,粉葛根8g。

作用:清热生津。

适应症要点:发热、咽痛、头身痛、流浊涕,舌红、苔薄黄。此方也可用于预防感冒。

小儿咳嗽代茶饮

组成:浙贝母6g,枇杷叶6g,芦苇根8g。

作用:清肺止咳。

适应症要点:咳嗽、少痰、低热,舌红、苔薄黄。

小儿清咽代茶饮

组成:牛蒡子6g,罗汉果8g,胖大海6g。

作用:清热利咽。

适应症要点:咽痛、咽痒、咽干、大便干,舌红、苔薄黄。

②健胃消食通便类

小儿开胃代茶饮

组成:广陈皮6g,炒神曲8g,炒山楂10g。

作用:健脾开胃。

适应症要点:食纳不香、食量少、时腹胀、干呕、体瘦,舌淡红、苔薄白腻。

小儿消食代茶饮

组成:炒神曲8g,生山楂8g,莱菔子8g。

作用:消食导滞。

适应症要点:食量大、口中异味、大便干、睡眠不安,舌红、苔薄黄。

小儿通便代茶饮

组成:生白术10g,火麻仁6g,莱菔子6g。

作用:健脾润肠。

适应症要点:大便头干后软、排便难,舌淡、苔薄白。

③消暑祛湿类

小儿消暑代茶饮

组成:干荷叶6g,玉米须6g,白扁豆6g。

作用:祛湿消暑。

适应症要点:身热、心烦、身困倦、乏力、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腻。

小儿消脂代茶饮

组成:生薏米8g,泽泻8g,玉米须8g。

作用:祛湿化浊。

适应症要点:体重超标、身体困倦、大便溏稀,舌淡红、苔薄白腻或黄腻。

小儿化湿代茶饮

组成:茯苓6g,生薏米8g,白扁豆6g。

作用:健脾化湿。

适应症要点:身沉重困乏、体型偏胖,舌淡红、苔白腻。

④清心安神类

小儿清心平肝代茶饮

组成:菊花8g,灯心草3g,车前子6g。

作用:清心平肝。

适应症要点:眨眼、好动、身体局部抽动、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急、容易紧张,舌红、苔薄黄。

小儿安神代茶饮

组成:酸枣仁6g,石菖蒲5g,茯神6g。

作用:养心安神。

适应症要点:睡眠不实、夜哭、胆子小、易受惊吓,舌淡红、苔薄白。

④其他

小儿抗敏代茶饮

组成:乌梅肉6g,五味子3g,酒黄精6g。

作用:收敛养阴。

适应症要点:此茶适合常发湿疹或荨麻疹并查有明确过敏源者,多伴有口干、皮肤粗糙、容易出汗,舌红、少苔。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