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话湿邪

中医健康网 5.13 K 0


健康养生话湿邪-第1张图片-中国中医健康网

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贪凉饮冷、过食油腻甘甜食物的情况越来越多,进而使人脾气受损,脾阳不振,导致水湿的代谢、输布、温化异常,体内湿气停聚会造成许多病症。本文对湿邪的产生原因、性质和临床常见症状进行综合论述,并从饮食、运动、保暖、居处等角度介绍防治湿邪的一些方法。

湿邪产生的原因

湿气是长夏主气,若湿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湿邪,属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一。湿有内湿、外湿之别,其产生原因不同。

内湿

若饮食不加节制,长期进食高热量油腻食品,或嗜食甘甜,或过量饮酒,或饥饱无常,或贪凉饮冷,均会损伤脾胃,造成水液运化、代谢和输布功能失常,导致湿从内生,聚为湿邪。《黄帝内经》里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说。

外湿

长期阴雨天气,或久居潮湿之地,或常冒雨涉水、水中作业、汗后湿衣未及时更换等,都可以使外在的湿气侵袭人体产生湿邪,此为外湿。

生活中,内湿与外湿在生成的过程中还常相互影响,比如外湿困脾,也会导致内湿;而脾失健运,水湿不化,产生内湿后,也容易与外湿邪气相互交织而加重症状。

湿邪的性质和表现

中医认为,湿性具有重浊、黏滞、易伤阳气等特点。湿性重浊在临床症状上可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健康舌头的舌质应该是淡红色,舌面上有一层轻薄的白苔,而湿气重的人通常舌体胖大,舌苔厚腻,舌体边缘呈锯齿状。第二,常有食欲下降、胸闷腹胀、恶心等症状,觉得食物不香甜,吃不出菜肴原有的味道。这些现象都是因为体内的湿气伤及脾,使脾吸收饮食精微的功能降低,不能正常运化而产生。第三,全身困重发沉,感觉睡不够或睡后不解乏,整天无精打采,懒得动弹。有些人会表现为“头重如裹”,感觉整个头部裹着东西,或像戴了一顶帽子,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记载的“因于湿,首如裹”。第四,大便溏稀且黏,易黏马桶,排便不爽,总有排不净的感觉。第五,毛发和面部容易出油或面部易长痘,一觉醒来,面部发光发亮,头发一天不洗就油腻成缕。第六,其他诸如眼睛分泌物增多、小便淋浊不利、皮肤湿疹等,也是湿气重的表现。

湿性黏滞是说湿邪容易黏腻留滞,不易祛除。因此,湿邪致病往往病程较长,缠绵胶结,较难痊愈,所以民间也有“千寒易除,一湿难祛”的说法。

因为湿气属阴邪,容易阻遏人体的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而且湿气留滞常先困脾,使脾阳不振,不化水湿,从而产生或加重上述症状。

日常防护祛湿邪

饮食清淡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吃饭不要过饱,少吃肥腻油炸食品和甜食,少饮酒或不饮酒,从而减轻脾胃负担,增强脾胃运化能力,避免或减少湿邪的产生。

祛除湿邪的食疗方法很多,主要体现了健脾益气、疏理气机和温阳化气三个原则。健脾益气可以使自身运化水湿的能力增强,从而从根本上调治湿气。疏理气机可以使全身经络通畅,有利于湿气的祛除,就像道路通畅则车辆不易拥堵一样。温阳化气就是食用一些温性的食材以加快湿气的发散,譬如一锅凉水,如果锅下无火,则水无法蒸发为气而散发。医圣张仲景有句名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红豆薏苡仁粥是流传甚广的祛湿食疗方,但是很多人服用一段时间后效果并不好。这是因为薏苡仁生用性质偏寒,长期服用容易伤脾。可以用茯苓、山药、莲子、薏苡仁(小火炒至微黄色则性质转温)、赤小豆、陈皮、生姜各适量,加水浸泡两小时,用豆浆机或破壁机等打成糊状饮用,有健脾理气温阳的作用。此外,也可以在平时做菜时适当放入一些香料,如白豆蔻、高良姜、小茴香、花椒等,有振奋阳气、散发湿气的作用。还可以经常食用冬瓜、鲤鱼等有祛湿作用的食物。

坚持运动

现代人们因脑力劳动居多,体能消耗减少,加上夏季多待在密闭空调房间,因此出汗较少,水液代谢的效率降低。体力劳动的减少也会导致阳气不振、气机不通,不利于祛湿。因此,可以适当进行跑步、快走、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活动,促使排汗,加快代谢,振奋阳气,从而减少体内的湿气。

起居防潮

保持居处环境的干燥和室内空气的流通,被子、褥子、衣服应经常晾晒,防止湿气的侵袭。很多年轻人为了美观而穿衣单薄,长此以往容易伤及阳气,从而影响水液运化而产生湿气。因此,日常要注意保暖,还可每天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每次15~30分钟即可,以助长体内阳气,亦有助于减少湿气。

总之,祛湿气的方法较多,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能够长期坚持的就好。如病情严重,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药治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