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临近,气温不断下降,薛阿姨的咳嗽病又犯了,与之相伴的是手脚终日不暖。白天轻咳不断,晚上四肢不温,生活质量大大下降。闷闷不乐的她经朋友介绍,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红会医院针灸科,接受了齐氏脐针和督脉灸治疗,短短时间内情况就得到了明显改善。
为何“冷在三九”? 冬至的卦象是“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是数九寒天的第一天,但不是最冷的时候。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积热”的。 冬至之后,虽然日射角渐渐高起来了,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 到了“三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更为寒冷。所以说“冷在三九”。人体同样在此时阳气最弱。 针灸如何助阳? 省级名中医金亚蓓主任介绍,利用冬至“一阳升”时,用艾灸和特殊针法可以同求天气,助阳升发,以达到身体的“地天泰卦”。这不仅是保健养生需要,更有治疗慢性疾病和预防作用。 所用针法有齐氏脐针的“水火既济”、“四正位”、“四隅位”、“生阳三针”、“补肾三针”、“健脾三针”等;“水火既济”即“心肾相交”,心是离中一点真阴,肾是坎中一点真阳,两者相混相交是人体脏器中最大的“交易”。脐的存在使任脉处于半交通半闭塞状态,离坎两针连接任脉,使经脉畅通,疗效广泛。 “四正位”即东、南、西、北或上、下、左、右,对应人之肝、心、肺、肾,是人体内的“十全大补”。对危重病人、衰竭病人和老年病人有显著疗效。 “生阳三针”取法于“水生木,木生火”,有坎、震、离和坎、巽、离两种取法,都有生阳之效。 针灸科副主任刘承浩说,冬季艾灸可以用温针灸、督脉灸、雷火神针、悬灸等。“督脉灸”其铺灸面广,可以让阳气在体内慢慢积聚起到大补阳气的作用,使之到达体表起到御邪防病,在内到达全身各处起到温通经脉、温熙脏腑的作用。对女性尤为有效。临床多作强壮补虚以治疗虚劳顽痹之证。 三九针灸适宜人群 专用于阳虚阴盛为主要病机的心悸胸闷、四肢冰冷、婚久不孕不育、月经不调、虚寒泄泻、高血压症、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胆囊息肉、子宫息肉、输卵管堵塞、急慢性盆腔炎、男性不育、脊柱相关疾病(颈、腰突症)、关节炎和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结节病、强直性脊柱炎;慢性咽炎、中耳炎、鼻窦炎、动眼神经麻痹、眼底黄斑变性、飞蚊症;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后遗症、面瘫后遗症等患者。